尚继业-七旬河洛大鼓传承人 20年来义务演出3000场
来源: | 作者:hbgywmw | 发布时间: 2021-07-10 | 2830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人物故事:

  尚继业,1943年9月生,河南省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永新路社区居民、巩义市曲艺家协会原主席、河洛大鼓第四代传人。

  尚继业为河洛大鼓第四代传人,也是河洛大鼓书演艺者,每年演出200多场,其中大多数为义务演出,平均一天半就有一场演出;他是一位老师,收徒教学,传承技艺,一板一眼,从不含糊;他是一个虽年已古稀但充满梦想的人,每天都在为河洛大鼓的传承而忙碌、奔波,乐此不疲,乐在其中。

  为学艺,他不辞劳苦

  梅花香自苦寒来,宝剑锋从磨砺出。尚继业年幼时的好奇心,让他与河洛大鼓产生了不解之缘。小时候,村子里总是来很多唱戏的,那时候他就好奇他们浓墨重彩的花脸下,藏着一个什么样的面孔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父亲邀请来村里唱戏的人住到了自己家里,他才第一次真真正正接触到了唱戏。每天的耳濡目染,让尚继业也学会哼上两首小曲,慢慢地敢上台演出,慢慢地敢自己一个人独揽大局。从此,尚继业便与唱戏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  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听说开封地区举办曲艺培训班,就只身一人来到开封,开始学习河洛大鼓。那时候,开封的冬天特别冷,他站在古城墙上练习打板,手都冻得裂开了口子。很多同学都坚持不下去,回家了,他还是坚持下来了。终于,不辞辛劳换来了学有所成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没有电视,电影也往往只能四五个月才看一次,因此,河洛大鼓书,成了村里最大的精神食粮,说书人,便成了老百姓眼中当之无愧的明星。在那物质极度缺乏、缺少娱乐的时代,人的心灵犹如久旱的庄稼一样,急需雨水浇灌,而尚继业老人的大鼓书,恰如久旱之雨露,给老百姓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愉悦,更是一次次心灵的润泽。他每天进村赶场,忙得不可开交,每次演唱结束,台下的观众都恋恋不舍,吆喝着,再唱一段,再唱一段。说书本身就是让人高兴,只要群众乐意,多唱一段就多唱一段,从来不去计较钱多钱少。

  为责任,他笔耕不辍

  “是河洛大鼓改变了我的人生,没有它,我不可能走到今天,所以可不能就让它没了。”1989年,70多的师傅病倒了,尚继业回到家乡,看望自己生病的师傅。病床前,师傅拉着尚继业的手问到,“今天还有谁在听大鼓书,明天还会有谁说大鼓书?”一句话道出了所有的无奈与沧桑。从那以后,尚继业暗暗告诉自己,绝不能让河洛大鼓失传,只有多尽一点力,才能早点看到大鼓的春天。

  尚继业拼着一股狠劲,如工匠造物,精益求精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,苦研鼓本文书,巡游乡里,充分汲取乡里乡村的民间语言养分,经常熬夜,对河洛大鼓进行创新和改编。